以淮海战役为例谈军事战略(二)(2)-统筹学苑
(二)淮海战役以粟裕坚定的军事战略意志组织完成。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之中原战场上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全国性战略决战性的战役。与之相比,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并不具全国性战略决战特点拔冗出席。因为国民党高层对于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战略意志并不强也不统一,很早其内部就有放弃之意图书虫听吧。而淮海战役不同。由于淮海地区的战略位置和意义,国民党高层和军事当局的战略意志非常强烈,也非常坚持十诫下载,撤销了原来的绥靖区成立了六个机动性兵团,收缩兵力,退出一些中小城市和交通线,集中防御,在徐州周围“寻找”共军决战。因此淮海战役不仅是在党中央、毛泽东和粟裕战略思想指导下产生和形成的,更是直接依据粟裕的战略意志组织的和完成的。(尽管有些人不愿意承认粟裕的战略指导水平及其战略组织的成功,但是历史是公正的、客观的。)
军事战略意志与一般军事战斗意志不同。战略意志反映了对于战略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也反映了战略意识的自觉。一般军事战斗意志体现在战役或战术的用“兵”上。军事战略意志体现在推动战局的用“势”上。比如对于济南战役的设想,谭震林提出佯攻济南以歼灭援敌,军委提出通过攻占济南减轻国民党军队华野部队的压力,等。(见《粟裕年普》第223页、第226页)但是与之不同,粟裕提出攻克济南,是争取战争主动权,解决陇海线以北问题,将战局“迅速向南转移”,将战事推进到长江等。可以看到中央军委和谭震林的意见是“用兵”,而粟裕的意见是“用势”。战略意图是通过战略态势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实力来实现的。战略是求“势”,即所谓“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通过“顺势”、“取势”、“造势”、“用势”等实现的。1948年7月19日,即豫东战役结束不久刘邓野战军即提出组织攻占郑州的计划。但是由于没有“造势”、“成势”,虽相对有更多的兵力,但在敌人高速机动情况下被迫放弃。战略是通过造“势”而创造战机,不是寻找战机或追踪战机。
战略态势决定了战略任务。中原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是围绕徐州为中心形成的大别山石窟。战略任务不是由敌人是否孤立、是否好打决定的,而是由战略态势决定的。根据战略态势决定战略任务。完成战略任务保证战略态势。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都是在战略态势较强的条件下产生的。而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的胜利,使整个战局发生了变化,华野的实力和战力都改变了,又形成新的战略态势。
战略的“势”由实力和作战方式和战略组织的统一构成。实力包含兵力和资源和组织的统一。战力包含智谋和战法和控制的统一(兵力不等于战力)。豫东战役体现了解放军战略意志的提升。粟裕针对国民党寻求解放军决战的方针,“顺势”调动国民党军队离开,先攻开封。然后利用区寿年犹疑不决、回援不力,“借势”逆击区寿年,并“造势”震慑黄百韬,一举歼灭国民党军九万余人。豫东战役胜利,证明了粟裕的战略控制力远远超出他人。
济南战役是粟裕战略意志的突出体现。济南战役是中央军委首先提出来的。对于济南战役的认识有局限性。多数人仅仅认为济南战役是一次歼灭敌人的军事行动,谭震林提出作佯攻,用以打援敌;中央军委要求尽早、迅速以致“十天左右”进行济南战役。但是粟裕提出新的认识。他认为集中华野主力军攻占济南,使得华东和华北连在一起,从而全军可以南向自由行动,争取冬季攻占徐州(华野恰恰于1948年12月1日占领了徐州)。中央军委接受了粟裕的意见。
战略意志实现战略意图和反映战略思想。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等三个战役是粟裕战略意志的统一表现,反映了粟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意图。豫东战役展示了大规模调动敌人、以新的作战方式大量歼敌的战略意图(因为当时很多军事将领还不能理解粟裕的新作战方式)薛神。济南战役实现了开始战略决战的意图。淮海战役实现了决战在长江以北的战略意图,等。从战争的“势”来看,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互为条件,起止相续的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反映了粟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意志。
淮海战役本身的战略意图有两个。第一个战略意图是粟裕从1948年1月22日提出(著名的“子养电”)、后在1月31日、3月15日、4月18日及向中央军委和华东局汇报中提出的。即通过三军统一马宝璋,不分区域界限,采取“忽分忽集”的战法,打几个大的歼灭战,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把战争推进到长江,等等。第二个战略意图是1948年11月8日粟裕和张震等给中央军委电报,即“齐辰电”中提出的:在东北全境已经解放,解放战争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这个角度考虑,“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而以主力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把国民党军主力消灭于长江以北,以保证长江以南战争的顺利和未来建设等。粟裕提出的两个战略意图以及他的战略意志决定了淮海战役的过程及发展。淮海战役是由三个战略任务完成的。由“小淮海”过渡到“大淮海”是必然的,战略意图自然会反映出来李江雁。
淮海战役具有更为复杂的战争形态,从而战略意志起了决定作用。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等第九道门,都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每一个战略任务都是围绕徐州、或以徐州作为“造势”基础形成的。
豫东战役后,粟裕认识到解放战争已经转为战略决战牛乳钙,因此开始从战略决战
的角度设想以后的战略任务。在济南战役尚未结束时,粟裕提出了“淮海战役”苏施黄,是“借势”即借18万打援部队(没有使用)实力和济南战役胜利之威,直接南下攻“两淮”,克“高宝”,攻占海州连云港,威胁南京贺州党建网,威胁徐州后路,断向东逃跑之路,形成更强的战略势态(《无冕元帅》第145页)。中央军委接受了粟裕的建议,提出了淮海作战方针(《无冕元帅》第142页)。但是该方针与粟裕的设想有差异。差异在于其还属于分别大量的歼灭敌人,而不是两军主力之间的战略性决战的方针。
在粟裕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同日,蒋介石在南京举行会议,“决定采取以攻为守的方略,确保津浦路、陇海路、平汉路双十字架,阻止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会和。”(《粟裕年普》第234 页)这时黄百韬兵团正在安徽砀山。根据蒋介石的部署黄兵团东调新安镇。正好进入华野预想的打援位置附近,根据情况的变化军委和粟裕“顺势”把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任务转为歼灭黄百韬兵团。
1948年10月31日国民党决定以徐州为中心实行向心收缩方针吴家丽三级,其黄百韬兵团立即向西撤退。粟裕根据情报,毅然机断决定提前发起进攻。这比原定的方案提前了两天。中央军委马上予以批准,并说“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粟裕年谱》第245页)。机断决策是战略意志的集中表现。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反反复复、徘徊犹疑,战略意志很弱。犹疑是用兵之最大危害。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的战略意志突出表现在给中央军委的“齐辰电”和关于围歼杜聿明集团的部署上。在淮海战役开始后的第二天,粟裕和张震参谋长就根据辽沈战役的胜利撤离科威特,判断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转折。据此,淮海战役的战略意图应该由在长江以北进行决战转为将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粟裕将自己的战略构想上报中央军委。中央军委根据战局的发展逐步接受了粟裕的意见。在估计到杜聿明集团会放弃徐州逃跑时,对于杜聿明逃跑的方向毛泽东和粟裕看法不同。毛泽东根据内部情报认为杜将向东逃跑再演洪荒。而粟裕根据战略态势,即根据“势”的发展判断,认为杜聿明必定要向西南方向逃跑。事实证明粟裕的战略判断正确。如果杜聿明向东逃跑,则将失去所有的“势”,作为军事家不可能做这样的选择。况且向东逃窜没有充足的条件支持。正是由于杜聿明向西南撤离陶园bbs,即保持一定的集中状态,又与黄维兵团有联系,保持了一定的“态势”,所以在撤离中,蒋介石还曾要求杜聿明回救黄维兵团。粟裕认识到:“一旦杜聿明与黄维会和,战场形势将发生不利于我的大变化郑佳君,张梦瑾所以也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一着。”粟裕“用势”,将主力部署在中间位置,最后保证了围歼的成功中华管乐网。(《无冕元帅》第158 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即战争规律和原则。)
作者单位: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