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看戏剧(一):一个淡妆的洋娃娃-语出惊人的莫小仙儿
头一次看英剧,随便点开以为自己可以只是看个热闹,看到第一集的中间开始恍然大悟是自己熟知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开讲啦吴京,连续了四个王朝,就像中国的唐朝一样,任选哪个阶段都可以拍成一部好戏。
白色王后,不是指伊丽莎白一个人,而是指伊丽莎白·伍尔伍德洪荒玄松道,沃里克伯爵(kingmaker)的小女儿也是理查三世的挚爱妻子安妮王后以及亨利七世的母亲玛格丽特(一个没有称王但比前两者更为实质上的女王的人)。但其实玛格丽特属于兰克斯特家族,也就是红玫瑰,所以后者应属“红色女王”,但是本剧有大篇幅描绘了玛格丽特一生卧薪尝胆如勾践一般的存在最终获得胜利无结局的爱,他的儿子与伊丽莎白·伍尔伍德的长女结婚,红白玫瑰战争就此结束,英国迎来一段较长时期的和平。所以,虽然伊丽莎白·伍尔伍德是女一号,小小的安妮王后是我最爱的人物,但是客观来讲,玛格丽特是这三者中对英国历史起到最正面、也最重要影响的人物。
按历史来讲陈鹏全,我认为在下一季,将讲述伊丽莎白·伍尔伍德的长女怎样嫁给了亨利七世、剩下亨利八世,亨利八世的儿子女儿先后继承王位,“血腥女王”玛格丽特之后便是伊丽莎白一世,那位将英国带入鼎盛的英国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何超雄
本剧最伟大的地方,我认为,那就是——讲真话。尊重历史的现实是多么难得一件事情。受到莎士比亚的影响,人们长时间以来认为理查三世是杀侄子夺位的坏君主。但事实就是剧里说的那样,他没有主动争夺什么,他的前面有二哥、几个侄子前面挡着,爱自己哥哥们的他从来没有想过王位会来到自己眼前,但是命运将王位推到了他的面前,多疑的爱德华四世将年幼的王位继承人推到他的面前,但是不十足信任他,只说让他当protector而不是摄政王,到这里人家还是没有怎么样,是利欲熏心的伊丽莎白·伍尔伍德偏要怀疑他禁忌烈爱,那好吧,爱德华和伊丽莎白·伍尔伍德欠安妮王后家那么多条人命——安妮的姐姐和她可怜的男性死胎、她们的爸爸、安妮的姐夫也是理查三世的亲哥哥(爱德华四世的亲弟弟),也是时候讨回来。所以响逼上梁山的好汉,他登基了,但是这样、他和安妮也没有忍心对可怜的孩子下手,种种历史迹象表明,最后那两个大势已去的孩子,没有任何人有兴趣、也没有人来得及杀他们,谁会在有权有势的时候杀掉无权无势不存在威胁的孩子而背上骂名呢?他们回到了伊丽莎白身边,但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况且如果理查不登基,小小的孩子和伊丽莎白那种外强中干的人是一定坐不稳江山的。
相比爱德华四世的儿子,理查三世的儿子才冤呢!他是真的死了,但是从没有人为他含冤!
就像我们国家的顺治和董鄂妃及其小小的儿子一家三口,你说那小男孩会是正常死亡吗?当然是为利益相对者毒害致死!可怜的安妮生怕自己被衷心的臣子的怂恿默认杀死两个仇人的孩子,并因此受到诅咒失去了自己的儿子而一下垮了身体地海传奇,善良是杀死了她,虽然最后臣子告诉她他并没有下手杀孩子们,但是安妮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千丝万缕虾如果易地而处,换作伊丽莎白,她会很开心敌人的孩子死了,还会可惜他们没有死在自己的刀下。
但是安妮的孩子真的是被害死了,年轻貌美的安妮在28岁就悲哀至死了,希望做一个好国王的“忠勇的骑士”理查三世战死沙场,被敌人脱下战甲、摘下王冠,连马革裹尸都没有,甚至在几百年内,都没有人为他们说话,甚至还有莎士比亚的无知剧作为其泼墨。
所以我站在《白女王》的小说作者、编剧的战线上,以21世纪的人,承认前人的利欲熏心和道听途说诬蔑了历史,我觉得我没有白做21世纪有良知的年轻人。
虽然我以后人的理智担保理查三世是一个好国王、好丈夫、好父亲、好叔叔,但退一万步讲,莎士比亚那么一个抛弃家庭,把所有孩子都交给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妻子,最后却什么遗产都没有留给妻子,让妻子在讽刺中孤独终老,这样一个人有什么资格去批判别人呢?况且他所遵循的只是某一位写历史的人的言论罢了!——为什么要诬陷理查三世?原因很简单重生神犬,这段历史在都铎王朝开始以前,是三方势力的争夺——理查三世(利益既得者)、伊丽莎白·伍尔伍德(利益既失者)和玛格丽特和她的儿子亨利七世,好的,我想我已经不用继续说了,最后历史的走向是伊丽莎白·伍尔伍德的女儿和玛格丽特的儿子亨利七世联姻,这两方是利益攫取者,而此后的都铎王朝、再之后的斯图尔特王朝(詹姆士是伊丽莎白一世的外甥)、甚至光荣革命之后,都延续了亨利七世的血脉,也是伊丽莎白·伍尔伍德的女儿的血脉,也就是爱德华四世的血脉,所以呢?写历史的人要活命的好不好!他自然会向着这些掌控权利的人说话,当然会贬低时运不济的理查三世杨婧琳!把他说成一个杀害自己侄子的暴君,但是时间会让历史渐渐清晰!
理查最后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因为约克家族长期的内乱以及已经在王宫之外徘徊了太久的兰卡斯特家族更加识大体、顾大局,也实在是该轮到他们了。就像项羽的失败让汉朝统一了天下、中国不分裂了很长时间,慈禧的失败彻底让中国人被打醒,不是项羽就应该败、也不是慈禧有多蠢(一个利益既得者的思想和她男女无关,而是长时间奠定的思想模式,当时的统治者是男的清很可能更快地灭亡了,不要说改革的王爷,事实证明满朝文武向着他的并不多),即使在那些个位置上的是其他人,也一样会败。这就叫历史的必然。
就像易中天为曹操翻案,这部戏为理查三世翻案三三易通,是最大的进步。
好了,上面是关于纯历史的历史,下面是关于爱情的历史。
我在网上看到关注爱情的人很多都支持安妮和理查,这让我很欣慰,但没有人为玛格丽特和都铎叔叔感叹我很遗憾。好像网上的同胞们都以貌取人,痛骂玛格丽特长得难看,但如我上面所说的,“玛格丽特一生卧薪尝胆如勾践一般的存在最终获得胜利,他的儿子与伊丽莎白·伍尔伍德的长女结婚,红白玫瑰战争就此结束,英国迎来一段较长时期的和平。所以,客观来讲,玛格丽特是这三者中对英国历史起到最正面、也最重要影响的人物。”而这伟大的成就离不开都铎叔叔的爱与帮助。
其实盘点居中三位女主人公女夹脚式,伊丽莎白只有爱德华一个人爱他,但他又花心,虽然伊丽莎白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安妮是理查三世的唯一,他的初婚只抵上她的二婚,她生了一双儿女后再也生不出来了,十年来他还是给她全部的爱草帽姐的歌,安妮死前为了保护他的王朝,理查故意接近小伊丽莎白,但是当她色诱他时,她并没有接受,在安妮床边陪伴时临安比高,他说我们可以再生儿子阿,已经误会他的安妮却说“十年来你根本没必要碰我”,这时候理查说了我认为全世界君主能说出的最动人的话“如果是因为爱呢?”
安妮也许是最幸福的,但她没有玛格丽特那么幸运:对都铎叔叔和第二任丈夫亨利来说,玛格丽特是唯一的爱,为了这份爱,他们不沾其他女人,忍受着她爱着别人或者和别人结婚的痛苦但仍愿意为她和她的儿子去付出、去牺牲,视她之子如己出。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毛若懿,往往不因她的美貌,而是她的心,由内而外的迷人。所以爱德华爱伊丽莎白是激情而来的,所以他们生了10个孩子,也因为伊丽莎白母亲的智慧她保住了后位。但是都铎叔叔和亨利来说,他们对玛格丽特的爱是纯情的,最真挚的。亨利死前还在恳求玛格丽特的原谅,他明明知道她和都铎叔叔两情相悦也不恨她。都铎叔叔沦为逃犯后,带着侄子在外等待东山再起,死了丈夫的玛格丽特想去找他结为连理郭云深,但是都铎叔叔拒绝了,不要以为他不爱她了,他是在用生命去爱她u掌柜!那时候玛格丽特救活了伊丽莎白的小王子、博取了信任,而都铎叔叔却以叛国者的身份逃离在外,如果玛格丽特来了,只能是受苦,也不利于最后的胜利,所以都铎叔叔故作绝情地拒绝了。而历史证明,正是他的拒绝,玛格丽特又找了史丹利作为第三人丈夫,和最终的胜利息息相关。
当亨利七世小时候,玛格丽特看到了上帝的指示,告诉他有一天他会成为英国国王,老亨利让她千万不要说这种掉脑袋的话临沣寨,但是都铎叔叔却信她,且信了一辈子!直到理查战死沙场,玛格丽特、都铎叔叔和亨利七世一家三口共同见证了上帝给玛格丽特的启示。
(本文是以历史看戏剧的开篇俄罗斯性格,欢迎感兴趣的读者私信讨论~无论是历史还是戏剧,更欢迎多多关注语出惊人的莫小仙儿——一个只发原创的公众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