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焦虑症深度调查,“精益制造”才能有效破局-中信智远
“钱不好拿”“人不好招”“生意不好做”——这种焦虑情绪如今在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经营大环境的确有点“风雨交加”,但小企业自身的问题是什么?在“怨天尤人”之余有没有求新求变的尝试?
“当前中小企业的确面临着比较大的困境临武天气预报。”南京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大环境‘风雨交加’,对企业是严峻考验。”
他所说的“风雨”,既包括货币紧缩带来的贷款难、资金成本上升,也包括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上升以及电荒等。
“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不少小企业负责人如是诉苦。
类似的沮丧和焦虑情绪,在服装、玩具、眼镜、外贸等行业,随处可见——企业半停工、工人数量剧减、库存堆积如山,银根紧缩难有周转资金,这真让人担忧。
然而,随着我们的调查不断深入,一些不同的甚至是残酷的声音开始浮出水面。
以最让小企业操心的融资问题为例,一边是小企业“贷款难”呼声日隆,另一边却是金融机构拿出了居历史高位的贷款总量报表。
根据我们从江苏银监局拿到的数据显示,2009、2010年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年增幅分别达到41.3%和38.1%,分别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幅5.2个和18.2个百分点。2011年1~4月,全省新增小企业贷款885亿元,占全国同期小企业贷款新增量的13.96%,4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达11522亿元,比年初增长8.32%,高于同期全部人民币贷款增幅2.43个百分点。其中,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小型企业贷款余额更是比年初增长8.88%,达1807亿元,新增147亿元。
小企业贷款额度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为何小企业却普遍感觉融资越来越难?
一位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信贷趋紧,银行信贷员在选择目标客户时会更加审慎,也在有意规避那些高污染、高能耗、国家政策限制发展的行业,这些企业出现“融资难”在预期之内。除此之外,有部分企业自身产品缺乏定价能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增长吞噬了以前的利润,因此选择主动停产歇业。
“这些企业生存艰难甚至倒闭,本来在宏观政策调控的预期内。”他说。
而让人无奈的事实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量小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产品附加值低,过于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
“长期靠低廉的用工成本来维持发展的道路正越走越窄,小企业‘焦虑化生存’或许是落后产能即将退市之前的集体呻吟。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不是民营经济的代表力量,必须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培育出新的产业杯水车薪造句,提高品牌附加值。”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如是评说当前小企业的集体焦虑。
关于融资的“矛盾”说法
还是要从企业最关注的融资难开始说起。
“咨询了不下4家银行,可是没一个愿意给我们贷款!”
“如今,外面都在说银行正在积极支持小企业信贷,并且力度越来越大,可我总觉得有点悬,前两年还好一些,去年年底以来,这银行的钱真是不好拿了。”
“我们企业在某银行已经是连续3年做贷款了,不过就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再次提出融资申请的时候,他们竟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脱,说暂时没有额度。一直是在这家银行做的,其他银行也没怎么接触过,公司急着用钱,我就到处乱撞。”
这是我们在本次调查采访中掌握的来自企业方面的反馈,从企业老总到财务主管,都在抱怨银行的钱难要。
这让我们觉得很矛盾。根据我们在江苏银监局拿到的统计数据看,2009、2010年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年增幅分别达到41.3%和38.1%,分别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幅5.2个和18.2个百分点。2011年1~4月,全省新增小企业贷款885亿元,占全国同期小企业贷款新增量的13.96%。
这些数字怎么看,都与小企业高管们的“抱怨”找不到契合点:一边是企业“贷款难”呼声渐响,另一边却是居历史高位的贷款总量统计。问题究竟出在哪了?
“资金成本怎么可能不涨?钱也是商品,它的价格就必定受供求关系控制。大家都知道,2009年的时候因为金融危机,我们把盘子端到了10万亿,而后又慢慢压缩,到今年的7万亿,等于一下子少了几万亿,供不应求了色友网,价格肯定涨啊。两年前‘伸手就能要到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大家就受不了了,不习惯了。”江苏银监局相关领导如是说。
我们在央行《2010年小额贷款公司分地区情况统计表》中还发现,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以374.12亿元位居全国首位,机构数量以194家的数量超过浙江,名列前茅。
“江苏小企业的整体质量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在小企业融资上,也走在全国前列。”上述江苏银监局领导说。
信心缺失
造成压力
为什么在信贷额度未大幅减少的形势下,中小企业主们依然普遍产生了资金压力?华豫之门陈琨
对此,江苏银监局的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关键是中小企业主们对未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预期增加了,使他们普遍产生了资金焦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全国上下共同应对,因此他们信心保持;而现在,全球经济在向好,但国内频繁收紧银根,这种调控手段让企业主产生了心理反差,他们对资金的担心增加了。”
南京一家眼镜制造企业主认为,企业间共同的紧缩预期,形成了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共振,导致恶性循环。“以前,我们互相支付原材料的货款支付周期,可以有3个月,但现在变成了最多2个月,甚至还有要求先行支付。这样一来,各个企业对现金流的要求就水涨船高了赖伟峰。”从客观上讲,小企业融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刘家良葬礼。
据央行公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银行贷款需求指数为85.2%,较上季提高2.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攀升。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居于高位,农业与非制造业贷款需求下滑;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回落,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提高;从用途看,经营周转贷款需求指数继续提高,固定资产和个人消费贷款需求指数略有下降。
在上周的银监会组织各地银监局召开的小企业融资通气会上,银监会领导的开场白便是:大型企业的融资将与银行信贷渐行渐远胭花笑,未来商业银行信贷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
真正需要重视的,是误伤叶圣陶杯。在紧缩背景下,一批在政府管理部门眼中质地还不错的中小型企业,也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资难。南京一家光学眼镜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最近刚刚拿到一家商业银行300万元的贷款,董事长李林并未松口气:“各种成本都在上涨,我能看到未来几年里依靠劳动力优势的眼镜制造业生存境遇会越来越难。”
危机感让李林必须考虑转型,他已成立内销公司和台湾企业合资投资隐形眼镜的生产。
放贷不是“排排坐吃果果”
“对于企业而言,银行的贷款不是‘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江苏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融资难问题是老问题,一直都存在。如果说都只想通过银行一方面来彻底解决所有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那不可能。银行也是企业,也必须自负盈亏、计量成本利润,不可能说只要是小企业来申请贷款,不管‘是骡子是马’都贷给你。所以,光靠银行,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从银行拿到贷款呢?
“从理念上讲,一个拥有高素质财务顾问或财务总监的小企业,更容易得到银行的支持和欢迎。”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相关领导告诉我们,“因为一个好的财务顾问或财务总监,可以高效率地配合银行完成贷款中的必要程序。同样形态的小企业,有的容易贷到款,有的就很难得到银行信任,区别就在这里肖培东,是否有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至关重要。”
该负责人称,小企业申请贷款时,有些条件虽然不是必要,却一定很有利。
“比如有合适的抵押物。企业抵押物分两种情况,一是抵押物本身良好,就是银行需要的类型,这不必多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抵押物本身有瑕疵,但经过包装,如融资租赁、股权转移等,达到银行要求,也是可以的。这时,只要企业没有其他明显经营上的问题,银行基本也是会同意企业的贷款申请的。”
如果没有抵押物,良好的上下游关系,也是小企业申请贷款的一张“王牌”。上下游企业关系良好,并且上下游企业本身的市场表现、信誉优秀,这就势必会让申请贷款的小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稳定现金流便意味着,银行关心的还款来源有保障,于是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就容易被批准。
同时,小企业若是有着良好的上下游企业关系,这些企业愿意为小企业提供担保,这对银行来说,也是很认可的一种方式。“现在很多银行都针对这种拥有良好上下游企业关系的小企业,量身定做出很多种贸易融资产品,所以那些上下游关系好的小企业,贷款也是很有希望的。”上述人行负责人说。
“另外,相对那些走多元化发展路线的企业,银行更喜欢主营业务明确的企业,这里要强调,特别是小企业。”他说,“主营业务明确,企业就会有稳定现金流,也便于银行审核企业的还款来源。主营业务收入作为银行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银行是非常重视的。在规模很有限的时候,就盲目追求多元化发展的小企业,银行最不待见。你本身盘子就小,实力也算不上雄厚,搞太多不相关的业务方向,势必影响企业整体发展前景,至少银行会认为你在做的东西,你都不专业。”
那些无法生存的企业
“没有贷不成的企业,只有不能生存的企业,这是商业银行里盛传的一句‘俚语’。小企业要想在银行成功申请到贷款,就当下的市场环境和支持力度看,只要企业符合市场要求黄麻暴动,有制度、有规范,我认为就不再是难事了。”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银行惜贷,也有苦衷的”。
江苏省银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的高位(最新消息:央行6月14日宣布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0个百分点。至此,今年央行已六次上调准备金率),也就是说,银行拉100元存款,只能拿79元用于放贷。
“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是应对通胀压力和流动性过剩之举,金融机构必须坚决执行,客观上银行信贷规模肯定会受到缩减。而那些信用低、稳定性低、成长性低的中小企业,非常可能被银行拒之门外。”对于这一点,他们看法一致。“那些不能在市场上长期生存的企业,显然不能获得贷款。”
短工缺人,“转型”也难
除了资金短缺,当前困扰南京大量小企业发展的还有用人。
“不怕你笑话,从春节到现在招进来100多个工人培训,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两三个人艾德伍德。”
南京一家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丹,最近一直在潜心进行工厂管理,他坦言工厂缺工导致开工率不足,产能提不上去将严重影响工厂效益甚至生存。
周丹认为不是他一家企业招工难。目前招工难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加工制造型企业。
江苏省玩具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的调查显示,目前仪征、扬州、句容和大丰等地的毛绒玩具企业,由于缺工导致的的影响要超过金融危机的影响。
“现在的工人多是‘80后’‘90后’,不同于以前的‘60后’‘70后’。”一家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在工厂工作的时候还会找父母要钱,许多年轻人不将工作当作职业的起点,而是当成人生体验。“管理这一代工人难度很大,他们不希望加班,追求个性,希望工作有稳定收入但不希望太累。”
工人不愿意加班、甚至不拿工资就“ByeBye”的行为很让工厂管理者头痛。“这也间接造成了缺工的存在,以前10个人就可以做的活,现在12个人甚至15个人都完成不了。”
记者百度搜索之后发现,服装、模具、铣工、电工、油漆工、车板工等需求较大的企业纷纷打出了“不限学历”招揽工人,普遍工资待遇为2000元至3000元,有的招工待遇高达3000元至5000元。很多老板表示,生活成本高,而内地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工人的需求量,老员工选择回家就近打工,新员工后继乏力,一些制造业企业普遍感到缺少有经验的普工和技术工人。
不仅缺普工,一些企业在意识到产业发展受限,而选择转型升级的路径,却也同样遭遇“招工难”。
由于企业在升级过程中提升的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对工人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现有的工人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今年人才成本较往年上涨了40%。最重要的是,南京和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比较k8教练机,明显缺乏创意型的人才,即使有,流失也比较严重。”中国女装“洁”牌的创始人姚峰坦言。
“服装产业是一个一直都会有人做的行业,永远不会是夕阳产业,然而我们现在有许多企业生存状况不佳,服装企业两极分化严重,根本在于缺乏品牌和发展意识。而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缺乏高端创新型人才和基本的一线熟练生产工人,加上政府忽视了这类企业的生存要求,是严重制约服装生产企业做大做强的诸多瓶颈。政府在提出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同时,不应该忽略了作为经济底层的广大中小型实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总想着去建造空中楼阁。”六合区程桥街道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赵厚璋说。
产业“转移”,往苏北去
位于南京市郊溧水县的南京亚狮龙(RSL)用品有限公司,其生产的羽毛球是国际羽总、丹麦、英国公开赛等多项国际星级公开赛指定用球;“莱得沃”足球畅销欧美,还“踢”进了英超;侨伟篮球、足球和排球是法国、英国等众多知名公司的A级供应产品,全国青年篮球联赛指定用球。
面对有限的市场空间和产品附加值,公司负责人开始考虑提高劳动产生效率,降低企业劳动成本。原本100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50个人就能完成。
南京亚狮龙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亚南认为羽毛球这个市场很有限,因此他在溧水开发了一个旅游产业——“周园”,主要做个人市场收藏,一期投资3.5亿元,接下来还会陆续投资几十个亿。据了解,今年4月份,该景点的门票就达到了20万,5月份更是增长了50%,达到40万元。
不过,南京亚狮龙用品有限公司经济实力能保证他们正常资金的运作,一些企业为了不被淘汰,选择转型升级,缺遭遇了一定的资金瓶颈。
一些企业自己投建实验室或技术中心,一台设备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几百万元。但是不投入就更没有出路。
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提升,走自有品牌之路清华肉麻情书,这都是企业已经意识到的出路。一家小家电企业介绍,尽管欧美订单有恢复,但企业仍然感觉市场变数大蒋雪儿图片。今年成立了内销部门,计划加大对国内市场的拓展。由于目前是开发阶段,所以投入大收获小,尤其是人力资源和营销网点的成本,投入较大。
据了解,现在中小企业融资贷款仍是一个难题。“往年银行给我们的贷款额度有500万元,今年减到了300万元。”一家企业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贷款难让他焦虑不已。刘先生已经打算好了,工厂一方面是少接订单来渡过眼前难关,一方面是在开工旺季通过欠供应商货款来解决资金周转难题王庆坨吧。
“现在我这个厂实际承担的生产任务只有全部订单的1/5,大部分的订单实际上是我们厂分包给在安徽和苏北的合作代加工企业去完成,以后随着工人工资的进一步提高,可能这里我只作为一个窗口式的总部了。”南京元泰服装有限公司经理程晖说,“至于把厂子全部搬到安徽或者苏北去也不行,这是企业的‘门面’。”
成本上升,“升级”不易
6月的某天上午,南京高淳一家制衣厂的总经理倪亮(化名)一到公司就给高层开会,谈的是眼下企业所要面临的重重压力。会议从早上一直开到了中午,倪亮说得最多的是,别看现在订单没有减少,但企业的利润流失了,眼下已逼近盈亏临界点,大家有很多事情要做。
20多年前,倪亮凭着几间小平房和几台旧缝纫机起步玉屑银末,带领员工艰苦创业,把企业发展成现在这样一家有6万平方米厂房、近1000名职工的集团公司。“以前不管多么困难,我带着大家一年辛辛苦苦做下来,企业多少都能赚点钱,今年却逼近了盈亏临界点。”倪亮认为一家传统的服装纺织企业走到这一步,最难战胜的困难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最无法确定的因素,倪亮认为是汇率变化。作为一家100%业务都是出口的企业来说,倪亮算了一笔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8:1到现在6:1,中间利润直接消失了2元。另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近来尘嚣日上的“出口退税”政策变化传闻,新政策的变动对于一个全部业务都出口的企业而言,无疑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外,在工厂的内部也一样存在不确定因素——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倪亮说疯狂的棉花价格就不用说了,在棉花流通领域中,纺织企业属于下游企业,高价棉花对于下游企业的压力更大。此外,跟所有的制造企业一样,还要面对电、煤等上涨的压力。倪亮记得很清楚,在2008年时,煤只要780元/吨,结果到了今年年初马上为880元/吨,现在涨到950元/吨。
南京金源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维平表示,金源漆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意识到了转型的必要性和必行性,2009年开始,公司就派学习小组去相关外资企业考察,回来后,淘汰了落后的生产工艺,建立了节能、环保、高效的生产系统,生产模式与国际化接轨,并走在了国内漆业的前列逛新城简谱。
此次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的上涨,他们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高达40%,而他们的产品销售价格却只涨了8%,公司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尽量提高产量,缩减开支比例,节能降耗来节约资金。
尽管形势严峻,但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新一轮自救。不少企业开始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狠抓质量,开始走品牌营销的道路。一些企业人士认为,他们生产的产品并不比某些名牌产品差,但是市面上的价格却相差甚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没有品牌,不少企业甚至是贴牌生产,获益甚微。
金维平目前最希望的就是政府能够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噬剑,能来鼓励企业的发展。据企业反映,今年以来除劳动力价格上涨、水电价格上涨、银行贷款利率上涨以外,出口退税也取消了,使得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他们建议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和税收等方面给一些企业特殊的优惠政策。
不能漠视经济规律
“由于去年下半年服装生产企业的内销状况很好,加上服装企业的门槛非常低,所以又有一批企业加入了进来。表面上看当时服装企业很红火,瞿天临但是红火的背后有十分大的隐忧轻轻听,主要就是销量不大,还有严重依赖外贸。”在采访中,南京元泰服装有限公司经理程晖如是表达他的无奈。
外贸订单是程桥服装工业园许多服装企业的主要订单来源,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加上海外采购商一直打压着价格,导致在国内各项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订单价格却在几年内几乎维持不变,这导致了原本就靠微薄的加工费生存的各个服装企业进一步走入了微利的深渊。
而内销的低迷则是压垮企业主们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据介绍,服装生产企业一般的出货周期是65~95天,而现在大部分订货商经销商因为对政策、市场购买力等诸多因素的担忧,仍然对国内的市场感到迷茫,无法确定订单的数量,许多中小服装企业只能在等待中慢慢走向困境。
程晖说,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融资难,用工荒,服装生产企业一样也没落下。
“许多小企业拿着高额利息的贷款,是肯定要亏本的,但是你不贷企业就要完了,所以只能硬撑着。活下来,你才会有资格追求其他东西。”程晖说。
值得警惕的是,抱有程晖这种想法的小企业主,并不多见。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很多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的企业主,思想保守、观念传统。
不少企业主对自己面临的压力感觉并不敏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那是国家战略,我能有口饭吃就很满足了。”
“必须敲响警钟。在融资贷款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一些银行贷款更多的流向了优质客户,对于科技型企业和绿色环保型企业,银行则更加青睐。这也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警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不是民营经济的代表力量,必须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培育出新的产业,提高品牌附加值。”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表示。
宋林飞认为,在经济周期性律动中,部分传统企业被淘汰是正常现象,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目前中小企业的“阵痛”,表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模式已经终结。“对经济规律和宏观大势的漠视,可能会成为压跨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是企业接受检验的时候。大家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谁的竞争力强谁就能继续生存。”宋林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