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助推“一带一路”迈入新时代-发改大讲堂

以标准化助推“一带一路”迈入新时代
演讲:吴维海
第十四届中国标准化高峰论坛
邮箱:350807541@qq.com;微信公众号:发改大讲堂

目录
一、标准化是全球治理的最高准绳
二、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石是标准化
三、构建国际商贸往来的标准化规则
一、标准化是全球治理的最高准绳
1、标准化的内涵与原理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标准化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2、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简化:经济、效率。
统一化:
产品系列化
通用化
组合化
模块化
3、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统一原理:规范、功能等效。
简化原理:经济、效率。
协调原理:协调功能最佳,确定相互关系。
最优化原理:实现效果最佳。
4、我国标准化法与修订草案
1989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确定了工业、环保、工程、农产品等需要制定国家标准。
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规定了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确定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 对下列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
(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
(二)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三)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郝璐璐
(四)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
(五)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
重要农产品和其他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由国务院规定。
5、标准化法律法规
199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增加了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等制定标准的范畴,第四条提出:国家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明确了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
2017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对标准的分类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为发挥标准在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支持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重要行业、新兴领域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修订草案二审稿规定:国家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6、我国标准化工作与一带一路的融合情况
制定国家标准化体系。2015年,国务院颁布《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加强标准外文翻译出版工作。2016年颁布64项国家标准外文版,涉及钢铁、有色、海外工程等,服务中国技术、装备走出去。
推进口岸贸易便利化。《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建材需求走出去标准研究》,对钢铁、建材等大宗物资出口标准进行研究。
发挥标准对一带一路及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战略支撑作用。颁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年)》。
截止2016年末,标准委与4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73份协议,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签订21份协议德哈吧。
第39届ISO世界大会期间,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委员会、上合组织等进行了22场专项活动。与欧盟、俄罗斯等签订了11份协议。
专栏:旅游标准化改革创新工程
01目标
完善旅游标准化体制机制;提升旅游标准化创新与发展能力
02任务
创新标准体系;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
03措施
①建立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自愿性标准构成的新型旅游标准体系,编制新的《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为旅游标准的立项和制修订提供依据;②建立由国家旅游局领导同志为召集人、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级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旅游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旅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③在旅游安全、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制订旅游技术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④在优化旅游推荐性标准体系结构和逐步增加公益类旅游标准的同时,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旅游学会、旅游协会等社会组织和旅游产业联盟制定一批旅游团体标准;⑤建立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旅游企业标准的备案管理;⑥完善旅游标准化工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旅游标准化管理与旅游市场准入、退出相结合的制度
7、习近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
习近平强调,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坚决维护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换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积极参与制定海洋、极地、网络、外空、核安全、反腐败、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
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要共同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在数字经济和新工业革命领域加强合作誓要入刀山,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走深、走实杭州峰会就创新和发展达成的重要共识。要携手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8、以国际标准,引领21世纪全球化
中国加入WTO,主动践行国际义务,逐步成为全球化政策的参与者、坚定执行者和引导者。中国在全球治理、世界气候变化和朝鲜核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在加快推进。
全球化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一致行动。如何降低关税壁垒,实现商品贸易和规则的互通互联,降低相互关税和交易成本,提高国家和商务信用傅红雪传奇,成为有责任的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识。
特朗普政府实施签证限制政策、宣布退出全球气候变化共同宣言,实施制造业美国优先政策,对中国启动301贸易调查,对于全球金融政策、经贸规则和国际经济秩序等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世界商品贸易、国际货币和金融规则等可能出现新的变化。
随着全球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国际政治、金融和贸易规则出现新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大综合体,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引领者。
中国政府、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参与全球经贸规则与国际标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共同修订或构建国际标准和经济新秩序,是中国实现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吕菁,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盟等世界各国和人民的期盼,也体现了大国担当。
二、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石是标准化
1、习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
习总书记提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方加强规划和战略对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加强亚信、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建设,整合地区自由贸易谈判架构非凡公子。要加大对网络、极地、深海、外空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的参与,加大对教育交流、文明对话、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和项目支持力度。
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
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
2016年杭州峰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二十国集团方案:建设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2017年7月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联动增长,促进共同繁荣,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2、一带一路核心内容
一带一路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其中:
政策沟通包括各国标准建设和相关经贸政策、金融政策等的沟通与修订、融合;资金融通包括融资规则和信用标准的互认与修订等;贸易畅通包括贸易规则的逐步协同、贸易物流规则的逐步统一,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的相互认同等。
3、“一带一路”建设的四大特征
2015年3月28日,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发布。3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由中国倡议演变成全球共识,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主要有四大特征:
一是,全面启动:全国各地、各行业全面启动一带一路战略;
二是,全球共识:一带一路”战略逐步被亚非和欧美国家、国际组织等认可,成为全球共识;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5%,占我国外贸额的比重达到25.7%。
三是李玥敏,全力提升:由单纯的项目和产品贸易等地产等低层面,逐步提升为全球供应链和产业合作、文化融合等。
四是,全球治理:以一带一路战略为驱动,引领全球治理新格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98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中国成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引领者。,“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欧洲“容克投资计划”、越南“两廊一圈”等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规划形成对接。
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形式,支持“一带一路”倡议。3月27日,新西兰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首个签署相关协议的西方发达国家。
以色列、密克罗尼西亚、马达加斯加、尼泊尔、澳大利亚、波兰和俄罗斯等国家均表达了对“一带一路”的支持或在积极参与,推动深层次的合作。
全球共识和参与全球治理需要我国标准化战略的强力推动,需要我们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开展产业转型、产品智造、国际贸易和对外服务,需要国家部委、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使国内产品和服务接近或达到国际较高标准。
4、“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信用和标准支撑
一带一路沿线共囊括了东亚、南亚、中亚、东南亚、西亚、东欧、大洋洲7个区域的65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6年底,中国与9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截至目前,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带一路”倡议,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方发起的亚投行成员总规模达70个。
2017年3月,新西兰作为首个西方发达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8.5%。我国企业对相关61个国家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多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2011来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比重稳步上升。2016年达25.7%,约为我国贸易总额的1/4。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速水平高于进出口贸易,2016年达到27.8%。
2017年5月14日,全球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法律、国家信用、企业信用和社会信用,贸易标准和关税规则等存在差异,相关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影响了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贸往来和货币结算,制约了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化战略的更快实现。
1998年9月美国完成了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制定任务,美国标准化战略的核心是: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使国际标准反映美国技术;承担更多的ISO, IEC秘书处工作。战略的重点领域是: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的标准化。
1999年10月,欧盟通过了欧洲理事会“欧洲标准化战略”决议。战略的核心是: (1)建立强大的欧洲标准化体系对国际标准化产生更大的影响,扩大欧洲标准化体系的参加国数量(现有19个国家,预计到2010年发展到25个国家); (2)继续为欧洲标准化活动提供财政支持; (3)要统一欧盟各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化提案。
2001年9月日本发布“标准化战略”,把标准化的重点放在三个战略性课题上: (1)确保与市场的联系和效率。根据27个领域的标准化战略要求,各领域具体制定细致而切实可行的标准。(2)推进战略性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日本针对国际标准化活动制定了20项战略措施。(3)推进标准化活动与研究开发的一体化。把研究开发政策和标准化政策作为车之两轮(研开发政策+标准化政策=技术创新与实用化政策)。建立“标准化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一体化推进”和“支援标准化研究开发”的体系,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的预算经费。
三、构建国际商贸往来的标准化规则
1、参与和制定国际标准是我国全球治理的战略选择。
全球治理、经济转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要求坚定不移的贯彻五大发展理念,需要实施标准化战略,主动参与和制定国际标准,天国的阶梯剧情提高国际竞争力。
2、以标准化为引领韵母歌,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标准化建设:
由低端聚集向产业链优化转变。明确转型标准,延伸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条;拉长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价值链,优先发展高端装备、休闲旅游、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产业环节。
由零散无序向产业聚集转变。构建园区开发标准。推动相似企业或产业聚集园区发展。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转型升级先行区。
由低端向标准化和品牌化的中高端转变。以标准化和品牌化为引领,推动主导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布局。
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确立创新标准龙之藏。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
由封闭向开放分享转变。制定对外开放标准。鼓励政府和企业之间在技术、人才、市场和平台等方面共建、开放、分享,鼓励企业抱团出海,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实时分享经济。
由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变。聚焦全球标准。树立世界眼光,进行全球发内的产品智造、人才优化、技术研发和资本运作。
由产品制造向生产性服务业和全球供应链转变。构建全球供应链标准,提高全球整合和分配资源的能力。
由自我积累向资本运营转变。完善金融标准。以资本运作促进产业转型和全球布局,实现“工厂厂长”向“资本家”的转变。
3、构建三层次的标准化体系
国家标准的优化和推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制定与兼容
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参与:在细分领域重点突破,制定并引领国际标准,同时,全面研究和实施国际标准。
一带一路沿线和全球标准:围绕国内、国际两条主线,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一体化为阶段性牡蛎的目标,延伸到参与和融合欧美国家,甚至全球的标准化体系。
4、标杆分析
识别国内标准和国际领先标准,分析内在的动因和文化特征,确立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关注的重点问题:相关标准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研究,具体标准体系制定与实施的壁垒、制约因素和应对策略研究等。
5、完善标准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政府职能持续改革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国际标准化组织管理
监督机制强化
风控手段提升
人员绩效改革
各层级深层改革
构建分享经济
6、构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综合服务平台
制定标准化建设提升计划,完善标准化建设综合服务平台。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标准与科技互动,将重要标准的研制列入国家科技计划支持范围,将标准作为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依据,应用科技报告制度促进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
7、实施标准化推进战略
积极参与、推动制定国际标准,提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质量,提升企业标准,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增强产品与服务质量和效率。
确立主要任务:优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实施;强化标准监督;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一体化工程;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探索建立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快速通道,推动国际标准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8、标准化推进战略
提升标准制修订效率,缩短制修订周期,建设全国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标准化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强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
十大重点工程:农产品安全标准化工程、消费品安全标准化工程、节能减排标准化工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化工程、智能制造和装备升级标准化工程、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程、现代物流标准化工程、中国标准走出去工程、标准化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9、盯紧国际标准,构建标准化体系
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领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品牌时代。
10、聚焦标准化建设的五大领域
以经济建设标准化,促转型升级:三大产业标准化;
以社会治理标准化,促改善民生:社会领域标准化、通讯标准化。
以生态文明标准化,促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节能减排领域标准化。
以文化建设标准化第四使徒,促文化繁荣:文化领域标准化重点文化艺术、设施及国民体质监测标准。
以政府管理标准化,促行政效能。重点权力运行监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社区服务标准
11、以标准化推进品牌化
建立企业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建设管理。
建立技术标准技术创新体系,以标准建设抢占竞争的高地,构建标准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标准化基础服务体系
实施品牌提升规划梦幻情侣,以标准化倒逼企业质量信用和商业信用体系的完善;依托一带一路,实现“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融合、共建、共享。
12、标准化实施路线图
国家和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最高境界和手段是标准制定与掌控。谁拥有了标准,谁就占领了全球的制高点。《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我国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发改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