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如何品鉴莲花的文化意蕴-平度市实验中学

生如夏花之绚烂夏的故事
------------?-----------

赵其坤德清房产网,现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尤金妮公主。国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专家。现为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
莲(荷)花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它以其独特的习性在地球上已存活了一亿三千五百万年。莲花又称荷花,别名又称荷华、芙蕖、芙蓉、朱华、泽芝、水芝、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水芙蕖、水华、芰荷、水云、水旦、静客、静友、菡萏等。
我国著名的赏荷圣地有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扬州瘦西湖、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白河镇等。
莲(荷)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佛教诞生的时候起,莲花便成了吉祥之物。在中国,敦煌、云冈、龙门石窟,都有不少以莲花为对象的艺术形式。就是在一般的寺庙里,佛、菩萨的雕塑作品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踞莲花座上,就是手持莲花赤蝶。傅洁娴又如佛经上把寺庙称作莲舍,把和尚穿的袈裟称作莲服。
所以,在我国有许多名山大川都有“莲花峰”,如安徽黄山的莲花峰长安风流,江西九江市南的庐山莲花峰,陕西华阴市的华山莲花峰,湖南衡阳的衡山莲花峰,福建崇安境内的武夷山莲花峰,广西曲江之南的莲花峰清贵名媛,福建连城东的莲荷山等。
人们喜欢莲花,主要是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董鄂宛宁,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她的濯清涟而不妖,喜欢她的柔情似水。我独爱莲花之美,她的美甚至在梦里也挥散不去。
虽然自春天始,百花争艳,牡丹芍药,艳丽妩媚,使人为之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花散发出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孤傲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溢美之词不可胜数,可我独爱莲花的香远益清。莲不但入诗、入文,还入画。
夏日,微风吹皱一塘秋水,荷花仙子和影共舞。如版画,刻刀雕凿的痕迹历历在目;如梦幻,编制一段思乡的小曲。
莲花与哲理
莲花性温味苦甘,能活血化瘀、解暑、去热毒。《本草纲目》中说:“取荷花与糯米煮粥,能使青春养颜。”《太清草木方集要》写道:“莲花、藕、莲子阴干莫林的眼镜,一起研成粉末,每天与温酒服下,能延年益寿英杰传说。”
莲花浑身都是宝,莲叶能清暑解热,莲蒂能和胃安胎,莲梗能通气宽怀,莲瓣能治暑热烦渴,莲须(雄蕊)能益肾固精,莲子能健脾止泻,莲心能清火安神,莲房能消淤止血,藕节还有解酒毒、清烦热的功能。自叶至茎,自花至实,无一不可入药,她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全部贡献给了人类。

莲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她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还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既可以广植湖泊,蔚为壮观;又能盆栽瓶插,别有情趣鬼手王。莲自古以来就是宫廷花园和私家庄园的珍贵水生花卉,在今天的现代风景园林中,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应用更加广泛。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自北宋周敦颐写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据《花镜》和《群芳谱》记载,就有千叶莲、四面莲、并头莲、洒金莲、重台莲等二十几种。
所以,自古以来,莲花为我国人民所称颂生命要继续,历代文人墨客爱莲,正体现了中国人的尊严和气节,这是中华民族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
莲花与诗情
一部中国文学史,与莲花有关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作品十分丰富,在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领域,都有莲花的芳踪。
在千古第一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这样的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人为了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要穿上用莲花做成的香气馥郁的衣服。在这里,莲花这一形象,不仅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修养,而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力高堡奇人。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三界超市,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极为清新优美的小诗白中仁仙道医生。“莲”既是指实物花卉莲花,又是爱怜的“怜”的谐音,以鱼戏莲叶隐喻男女之间的爱情,极其生动形象。在秀美的江南水乡的大背景中,采莲的男女主人公摇着小船,自由歌唱着纯洁美丽的爱情,该是一幅多么清新的图画。
代表着南朝乐府民歌最高成就的《西洲曲》,更是对莲花和采莲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其中有这样一部分文字,“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这首诗中采莲的情形,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江南水乡人的生活,而且写出了采莲女主人公对远行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语言清新明丽,意境悠远,情思缠绵。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在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中,采莲少女的美丽虽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因为她们的身影与风光秀丽、如诗如画的荷塘、莲花融为一体了。从这自然浑成、耐人寻味的意境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南宋诗坛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撷取了“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两个典型景物,以通俗明快、流转圆活的风格,写出了六月里西湖的美丽风光,极具自然灵性。
一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情境交融的意境营造,写出了月下荷塘素淡朦胧的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下的荷叶、荷花和荷塘,简直像一幅意境优美的中国画。
莲花与画意
亭亭玉立、玉肌水灵的荷花是我们心中的圣洁仙女,静静地观赏国画中的荷花,总会让人心中愉悦、神清气爽,想起属于我们美丽的梦。所以,中国画荷花作品不仅显示出我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信仰的体现。
在别样的人文情感的基础上,以荷花为主题的国画作品异彩纷呈,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占有不可替代的艺术地位和文化意蕴。

我国著名的画家张大千在花卉画中就以荷花画居多龙舞天团。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花是用笔用墨,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天虎论坛。”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了驰名中外的“大千荷”。
为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张大千画过朱荷、粉荷、黄荷、白荷、墨荷、金壁荷;画过风荷、晴荷、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总之,在他笔下荷花总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赏空中浩劫全集,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张大千画荷的创作理念是明白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性,即十分注重对荷花真实形态的观察苗音组合,了解和体会荷花的生长规律和种种意态。其次是师古不泥古,自成我法。大千先生画荷受石涛、八大山人的影响最大。就个性而言,大千先生是较为接近石涛的奔放,同时又取八大山人的“韵”,无论工笔、没骨、写意、设色、水墨皆精绝当世,晚年更以泼墨、泼彩为之,实集古今画荷之大成。
他不断汲取古人和今人的优点,他以学习石涛、八大山人为主,兼学明代四家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以及董其昌、赵孟頫等,无论是金壁风格、没骨风格、写意风格,还是泼墨风格,既显示出传统功力之深厚,又形成了独特的“泼墨泼彩”的语汇,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总之,每当炎炎夏日,正当莲花盛开的季节。那一片片摇曳着绿色衣衫的莲叶,一支支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的莲花,还有那随风四溢、沁人心脾的清香,在这酷热的暑天,给人们增加了无限的情趣。真是“莲花池畔暑风凉”,不论是花、是叶、是香、是色,总给人们一种清凉的感觉。
我爱莲花,爱她那朴实无华的风姿,爱她那不染污泥的风骨,也爱她那顺乎自然的独特的美态。在烈日当空的时候,是妩媚灿烂,“翠盖红幢耀日辉”;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清影娇倚,“凌波轻弄锦焦浮”;风吹,是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打,则碧碗轻摇,银珠戏跳铁甲小宝小让。不论是何时,不论大自然任何变幻,它总能展示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使人心旷神怡。(文中配图画作均系赵其坤老师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