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志为鉴,试论二轮省志人物志的编纂-方志馆
毛珏珺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摘要:人物志历来是方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好人物志,不仅有利于志书存史、资政功能的发挥,其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有利于增强志书可读性,便于志书的传播利用和实现其教育功能。在首轮省志编纂中,各省人物志都单独立卷,大都完整收录本省有史以来至当代的各类著名人物,取得了很大成绩。与首轮省志编纂不同,随着时代发展,第二轮省志人物志在编写体制,资料收集方式、范围和入志人物选择标准、行文内容风格方面都有所变化,本文以回顾首轮省志人物志编纂得失的方式,力求在第二轮人物志编写体制、人物志体裁、入志人物的撰写等方面寻求可资借鉴之经验。
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 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地方志历史上又一个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就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背景下出台的重要文件,标志着地方志事业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从此走上规划先行、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的道路。按照《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完成第二轮地方志书规划任务,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全部出版。”现在离2020年还有4年时间,虽然一些省区已经编纂出版部分二轮省志丛书,但据笔者所知,大部分二轮省志人物志编纂工作滞后,有些省人物志编纂工作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人物志历来是方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来方志半人物”,明代方志人物传表部分占到全书卷数的三成到五成,分量相当大。清代更加重视志 书人物部分撰写。雍正皇帝曾在上谕中说道:“朕维志书与史传相表里,其登载一代名宦人物,较之山川风土尤为紧要,必详细确查,慎重采录,至公至当,使伟迹懿行逾久弥光,乃称不朽盛事。”历史是人物活动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业绩是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面貌最好的体现,编好志书“人物”部分,不仅有利于志书存史、资政功能的发挥,其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有利于增强志书的可读性,便于志书的传播利用和实现其教育功能。在首轮省志编纂中,各省人物志都单独立卷,大都完整收录本省有史以来至当代的各类著名人物。然人物志编纂向来是志书各部类中最繁难的部分,从入志人物选择、资料收集到客观公正、生动准确的描写人物,都容易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在二轮省志人物志编纂之际,回顾首轮省志人物志编纂得失,以为殷鉴,不失为一个少走弯路的办法。
与首轮省志编纂不同,二轮省志大多是断代志,不是通志,入志人物除少量补遗人物外,没有古代人物,多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现当代人物。入志人物活动时间距离修志时间较短,有利于资料收集整理,正所谓“事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再加上二轮志书编纂时代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周梦晗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可随时随地供人们搜索选用。因此二轮省志人物志在编写体制、资料收集方式、范围和入志人物的选择标准、行文内容风格方面与首轮人物志相比都应该有不同要求。
一、关于人物志的编写体制
首轮省志人物志的编写体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外包给社科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编纂,后由修志机构统稿,进行编辑加工;第二种是主要由修志机构负责,面向全社会收集资料,组织人员编纂稿 件并统稿;第三种是修志机构与学者分工合作千年3元气表,分别完成不同部分人物的编纂工作,再由修志机构统一编辑加工。首轮人物志因为涉及到大量古代入志人物,学术性较强,难度较大。加之是第一轮修志,政府和全社会都当成是一项文化盛事,挑选精兵强将,倾全力支持,因此大多省志人物志的编纂采取第一种和第三种编写体制。专家学者长期从 事有关人物的专门研究,由专家修志好处是资料详实准确,能够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编纂的志稿富于著述性。而且大多成书时间短,效率高虫虫果实。缺点是可能不符志体要求,主观色彩过浓,语言不够平实,行文风格与修志机构人员差异过大绯色异闻录。主要由修志机构负责人物志的编纂,优点是内容全面,文风容易统比较符合志体要求。缺点是志书编纂过程易受外界干扰,众手成志,志稿质量堪忧,且花费时间长,效率低。二轮人物志编纂时的情况已与首轮不同,全国各地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地方志机构,机构建全完善;基本完成二轮市、县志编纂任务,并普遍开展了年鉴编辑工作,这些都为二轮省志人物志编纂做好了充分的资料准备。二轮省志人物志的时间断限大都为几十年,基本没有古代人物,甚至入志人物许多健在,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修志机构负责组织编纂二轮省志人物志,无论是在资料收集、人员安排还是写作上都有专家学者无法比拟的优势。 再加上“互联网+ ”的时代,专家学者已无法垄断信息来源,普通人也可通过网络方便地掌握最前沿资讯,因此笔者认为,二轮省志人物志的编纂还是由省级修志机构独立负责、组织编纂较好。
二、关于人物志的体裁
人物志的体裁有传、简介、表、名表、录、事略、传略等名目,实际常见的省志人物志体裁有传、简介、表、事略四种。人物传是人物志的主体,为记述人物一生生平事迹的传记,一般“生不立传”。根据传主人数又分为独传、合传、附传三种类型高坂千岁。人物简介又称人物录,是用来记述可以入志但不够立传条件的人物,或是本应立传但资料缺乏的人物等。表,指表格,有的也称名表、名录,用寥寥数语记录人物的姓名、籍贯、职务、事迹等主要信息,如职官表、革命烈士表、知名人士表、劳动模范表等。传略,或称事略,记人或记事的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人物事的大略。与人物传相比,传略不具备人物生平记述的完整性,可以只记人物经历的片段,也可以记几件事,可以突破籍贯和“生不立传”限制。首轮省志人物志中诸种体裁都有出现,较好地完成全面搜集保存当地人物资料“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1]的任务。无庸讳言,在一些人物志中也普遍存在体例混乱、入志人物归类不当等问题。表现最为明显就是人物传与人物简介没有合理的分工。
在首轮省志人物志中,因为记载的人物纵贯二、三千年,数量众多,有些省志人物志于是只选用人物传和人物表两种体裁记载人物,人物传坚持“生不立传”原则,只记载下限内已去世人物;又“秉志书‘详今略古’之原则,本志注重收录民国以来各类人物,尤其是中共及其他政党、团体创始人、重要骨干,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与军队领导人。当代人物,政治方面以省(军)级、文教科卫方面以教授级以上为收录入传或表录标准。名商、劳模、名艺人收录本志中。”[2]这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放宽了人物入传标准,凡是去世人物基本都收入人物传,收录近现代入传人物过多,近100年入传人物数量几与2000多年古代人物数量相当,会使人产生当地古代人文不昌,文化落后的错误印象。二是因为没有设置人物简介些在当地已产生重大影响的在世人物未能收入此轮人物志,不利于真实反映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真实面貌和文化特征。另有一些省志人物志虽同时采用传、简介、表、录等多种体裁,但人物传与人物简介写法雷同,都是人物生平事迹的全面介绍,区别只在篇幅长短,甚至有些简介字数超过传记,唯一的区别是传主在世与否。首轮《江苏省志?人物志》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人物志》部分共分四册曾泰,分别是第一册《人物志?古代》、第二册《人物志?近代》、第三册《人物志?人物简介》、第四册《人物志?人物表》。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古代人物与近代人物采用人物传体裁,记录江苏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古代、近代人物,根据“详今略古”原则,近代人物适当多收录,并详写。第三册人物简介部分,既收录符合入传条件的在世人物,也收录资料较少的古代人物,各种人物志体裁分工明确四月三周两天,体例明晰,既起到保存史料的作用,又能和志书其他部分相结合,较深刻反映本地社会历史的整体面貌杨茂之。二轮省志人物志的撰写应该吸收首轮省志人物志的成功经验,在人物志中设立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等篇章,按照入志人物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体裁分类撰写人物,并处理好不同体裁之间的配合问题,以提高和保证志书质量。
三、关于入志人物的撰写
前文已述,人物志有传、简介、表、名表、录、事略、传略等不同体裁,按既定标准入志的人物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体裁记述。2008年9月颁布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规定“立传人物为在本行政区域有重大影响者,以及本籍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响者” “生不立传。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寡妇村传奇。这些规定为入志人物的撰写划定了总体原则,在这些总体原则下,不同体裁撰写入志人物,方法也有所不同。
人物传是人物志中的主体部分,司马迁《史记》由于其中一百余篇人物传记中的人物大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性格鲜明,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开启我国史传文学先河,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志书人物传由史传演化而来,在准确、客观、公允地记述人物前提下,也应适当注意人物的形象性,否则,就难以发挥人物志“记一方人物、激千秋之爱憎”和弘扬正气、激浊扬清的作用。首轮省志人物传不乏成功的先例,但也有许多悼词式、流水账式、判决书式的不成功写法,许多类似人物简历,空洞乏味,千人一面。要写好志书人物传,首先是要确定需记述的传主主要要素,叙述时不能遗漏。这些主要要素有姓名(包括别名、字号、堂室)、性别、籍贯、民族、年龄、生卒年月、政治面貌、学历、工作职务、职称、生平事迹、主要著述(含发明创造)、获得奖项等固体啤酒。其次要在概述传主生平主要事迹基础上,注意搜集、重点叙写能反映传主性格特征和主要贡献的典型事迹,不要求面面俱到。第三能通过描写传主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揭示人物的个性和形象。如《河南省志?张建亭传》描写张建亭烈士在被日伪军抓住之后当众受刑的场景:16日上午,敌人在两门集西门外广场附近布置了刑场,将上万名群众驱赶来。张建亭大声疾呼:“同胞们!不要悲哀,要坚强起来,牢记血债,跟鬼子斗!跟汉奸斗!”他飞起一脚吕碧城诗词,踢翻了日本军官面前的桌子,并举起沉重的手铐朝一日兵砸去:“狗强盗!你们终有一天会完蛋的!”有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烈士视死如归、嫉恶如仇的光辉形象历历在目。第四要寓褒贬于充分的叙事当中,不空发议论。首轮《江苏省志》与《广东省志》中都为汪精卫这一反面人物立传,因汪精卫是广东番禺(今三水)人,所以《广东省志》中详叙他的生平事迹,尤其重点叙述他为一已私利,叛国投敌经过,虽无一字评论,但读者见后自然得出汪是大汉奸的结论。《江苏省志》中只截取他在南京活动的主要事件进行略叙,虽然在开篇第一段最后一句就定调说汪是“大汉奸”,不熟悉那段历史的人读之却会感到说服力不强,有“穿靴戴帽”之嫌。
人物简介是人物传的有力补充,同时可为国史、下轮志书撰写保存资料。因此人物简介篇幅不宜过长,也不受“生不立传”的限制,但应适当与人物传区分功能。人物简介描写人物不要求概述生平,在人物主体要素诱奴娇,如姓名、年龄、性别、籍贯、民族、职务职称、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等齐全的前提下,只要述写其主要事迹和贡献阿福讲白搭,不需要写出他的个性特点。人物简介严禁评论。
人物表的制作关键是确定入表事项,内容单纯。史志皆有表剑气凌霄,因此首轮省志人物表类型多样,收录人物广泛,资料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很高,是人物志的有力补充。各省结合本省实际设计制作了不同的表,江西有《江西历代进士名表》《江西历代宰辅表》《江西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名录》;江苏有《皇帝表》《状元表》;广西有《太平天国人物表》等,这些都能很好地体现志书的地域性和资料性,值得二轮省志编纂借鉴。
总之,人物是志书的灵魂,历史是人物活动的历史,在旧志中,“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新修志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唯物的历史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物志编纂仍然是志书包括二轮省志编纂的重中之重。人物志的编纂还有很多方面内容,如人物志小序的撰写、人物志照片的选用、人物索引的编制等, 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展开。试以前志为例,略论二轮省志人物志编纂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参考文献
[1]《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地方志工作文献选编》,方志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2]《江西省人物志》,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原文刊于《新疆地方志》201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