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富贵论坛,代宗教,归生活-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2018年,是“美育”首倡者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
为此,书院君择刘悦笛研究员的一篇长文,
作为新年美育的起点。

蔡元培
一、照着蔡元培说:启蒙主义的近代美育观
在中国,早在1917年,蔡元培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这个在近代中国产生的著名的“美育代宗教”的观念,从比较文明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只有蔡元培先生在中国将美育提升到如此“文明高度”的地位。
所谓“美育”,顾名思义,就是“育美”,具体来说,就是“育人之美”。美育作为最广义的“感性教育”与“情感教育”,在人类的基本智能当中构成了基本的构成部分。美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帮助民众获得发展全部人性的可能皿方罍,它也是人类认识发展中的关键润和西溪郡,是人类理解力的基本构成。美育首先发源于创生感情的感性动力,逐渐感知而后形成了对实践活动和文化创新都非常必要的象征系统。因此,一种综合的美育纲领要求发展艺术实践和审美经验,以促进欣赏和理解的能力。
美育的对于“育人”的基本功能,在西方美育研究者的眼中所看到的基本功能主要可以归纳为:首先,美育的首要价值在于欣赏艺术美,培养人的情思与意趣。其次,美育培养了人们的审美眼光,由此可以以积极方式改造自身与世界。再次,美育有助于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培养“批判思维”。最后本尼迪塔斯,美育可以提高人们对文化的多样选择的尊重与理解。所以,美育可以成为推动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动力,这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社会而言,都是如此。
先来看中国社会对于美育的推重,强调了美育对于文明与文化的推动作用。中国第一代美育家蔡元培在1919年的《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里表达得更为明确:“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西方世界无论是犹太教还是基督教传统,尽管使用艺术作为手段传播,但从未将美育置于如此高的地位。蔡元培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美育被赋予了如下的启蒙功能:首先,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则是“强制的”;其次,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则是“保守的”;再次,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则是“有界的”。

二、 接着蔡元培说:走向“美好生活”的美育
对于中国的普通民众而言,谁不想生活得更美好呢?所谓更好的生活,我觉得,起码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个就是“好的生活”,另一个则是“美的生活”。“好的生活”是“美的生活”的现实基础,“美的生活”则是“好的生活”的高度升华。“好的生活”,毫无疑问就是有“质量”的社会,所谓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达到了一定水平,从而满足民众的基本物质需求;而“美的生活”郴读什么,则有更高的标准,因为它是有“品质”生活,民众在这种生活方式当中要获得更多的精神愉悦。无论是有质量的还是有品质的社会,它们最终都指向了“幸福”的生活。民众既可以从物质满足当中获得满足感,更可以从精神文明的满足里获得幸福感。所以纳维凯尔,民众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是同样重要的,美好的生活并不是仅仅在于解决那些住房难、入学难、就医难这些基本的民生问题,这是最基础性的物化的保障,而且,同时也在于更高层次的文化与精神生活的享受,生活得更美好,就是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基本上达到了一种幸福生活的状态。
总之,美好的生活应当“以人为本”,或者更确切地说奕歌王,“以民为本”。因为“以人为本”似乎更强调人本主义的个体方面,而“以民为本”才凸显出了社群的力量,正如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才是中国式的“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而审美的生活方式恰恰也是达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审美”这种特殊的人类现象,一方面是植根于人类本然的自然性当中的,另一方面又必定是文化教化的结果。审美作为一种“文化人权”的首要的意义,就是说,审美是民众从“教育”当中获得的权力。

在中国社会,不仅美育的“主倡”甚至美学的“首倡”都被蔡元培的同代人归功于蔡元培:“美学底历史很短,不过才产生了一百多年;中国之有美学,实以蔡元培先生提倡为最早。中国人素讲智、德、体三育;近人更倡群育、美育,而并称五育。美育即蔡元培先生所主倡。”如此看来,智育、德育、体育、群育、美育的所谓“五育”当中,美育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美育如何实施却是许多的中国民众所共同实现的,诸如王国维、梁启超、弘一法师、丰子恺等一代又一代的“美育人”为中国社会的美育建设贡献了力量,王国维最早就在社会上倡导了“孔子的美育主义”的问题,这可以被视为近代中国美育本土化的开端思茅一中。
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当中,审美被强调了它要成为一种“受教育”的权利,而今的最新转变则在于,强调审美就是每个民众能够习得的“文化上的人权”,而且,中邮核心优选这种是每个人“终生享用”的人权。这是由于,教育总是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每个人接受了义务与非义务教育的人士,终究还是要到社会上去工作与学习,那么,在这种“社会生活”里面,每个人都理应获得“审美的权利”。如果从这个教育再去理解美育,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美育并不是“生活的准备”,美育就是“生活本身”。

三、改良蔡元培说:回归生活的“生活美育”
从“生活美学”这种新美学观来看,“生活美育”的社会目标就在于对“生活艺术家”的塑造,这也是改良蔡元培学说的部分。所谓“生活艺术家”就像艺术家创造艺术品一样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如此一来,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和能力成为这种生活艺术家。“生活艺术家”是将人生作为艺术,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l’art pour l’art)。需要指明的是,“生活美育”并不是为了造就“生活美学家”,因为美学家还是以理论为生的,而且,他们更为侧重审美观照而非审美创生,而“生活艺术家”则并非如此。
这个传统在中国,至少从近代以来就已经开启,无论是朱光潜的“人生艺术化”还是宗白华的“生命艺术化”,他们致力于“人生—生命”审美化的理路都是一致的,这恰恰是本土强大与久远的“生活美学”传统使然。然而,西方美学界直到2012年的新书《作为艺术的人生:美学与自我创造》才刚刚意识到:“作为艺术的人生”(Lifeas art)眭禄,就是坚持不懈地将审美贯彻与落实到一个人的生活、所见与所思当中”,“正像所有成功的艺术品那样,艺术生活(artful life)所要呈现的,就是将生活产物的踪迹呈现为一种自主的创造,而这种远远是大于各部分之和的”,这样才能将生活本身的整体美感给呈现了出来。
所以说,“生活艺术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但却是更广阔意义上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所过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生活”抑或“审美化生活”。然而,西方美学界在论述“生活艺术家”的时候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绝对化的“个人主义”及其“唯美主义”倾向,另一个则是“审美创造——审美欣赏”的西式两分法。
近代以来,中国美学家在强调做生命、生活、人生的艺术家的时候意外之夫,从来不是小乘佛教的那种“自我救赎”,而总是大乘佛教那种“普度众生”,这仍与社会启蒙的重任息息相关。所以,中国化的“生活艺术家们”始终是一种“复数化”的存在,而不像西方美学界所强调的那样是“个体化”的单数存在。而且,唯美主义所强调的仍是“为艺术而艺术”,王尔德式的唯美生活更是强调“生活模仿艺术”,这恰恰是生活艺术家所拒绝的,因为将生活视为艺术所确立的前提便是:生活本身就具有美感,美感与生活处于“不即不离”的状态当中。

四、回归蔡元培说:“生活美育”的崭新特征
走进新的世纪,“告别启蒙范式”才能送别旧美育观,“回归生活世界”理应成为新美育观的新基点。“生活美育”的特征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与旧美育观相比较而言,它起码具有如下的三种新特征:“生活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而是“文化教育”,不再是他人教育而是“自我教育”,不只是短期教育而是“终生教育”,而这些新特征也是以回归蔡元培美育思乡作为起点的。
(一)作为“文化教育”的生活美育
首先,“生活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而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大美育”,当然,这并不否定艺术教育在“生活美育”已占据的低地位。从蔡元培时代开始,“学校美育”、“家庭美育”与“社会美育”就被划分了开来,但是蔡元培早已意识到:“美育之道,不达到市乡悉为美化,则虽学校、家庭尽力推行,而起所受环境之恶影响,终为阻力,故不可不以美化市乡为最重要的之工作也。”这其实也就是看到了,美育得以实施最重要的场所,也是最容易塑造人的环境之域艾衍含,那就是城市乡村而非学校家庭嫡女奋斗记。
蔡元培呼吁,在专设美术馆、音乐会、影戏院、博物馆的机关之外,还要有道路、建筑、公园、名胜不值的所谓“地方的美化”,但这些空间的美化还是远远不够的邱琦雯。关键就在于,需要倡导一种杜威意义上的“日常生活的环境主义”(environmentalism in daily life),审美的人通过身心投入与周遭生活环境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联,而这种互动的中介已不囿于传统的美术馆内的画作与音乐厅内的音乐了,而是植入了每个人日常生活当中的“审美文化”。当今的审美泛化的时代,崔心心恰恰为这种指向生活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最为广阔的时空,从影视媒体到互联网络上的审美文化品,都可以成为“文化美育”的重要对象喜马拉雅星。

(二)作为“自我教育”的生活美育
其次,“生活美育”不再是来自他人的教育,而是强调自我进行教育的“大美育”。这种自我化教育,并不是画地为牢而成为“宅男宅女”式的封闭教育,而走向一种开放的与对话的“平等式教育”。
人人都是美育的教师,与此同时,人人也都是美育的学生。过去在学校、家庭与社会里面的美育,总是执着于一种“园丁教育模式”,美育似乎是为了培养学生而特设的,美育的发出者与执行者总是占据了教育者的地位中国评剧网,而生活中的人们则始终处于被教育者的位置上。这种“自上而下”进行濡化的教育方式,从“生活美育”的角度来看已经过时了,而理应倡导一种更为生活化的“对话教育模式”。
(三)作为“终生教育”的生活美育
再次,“生活美育”不是短期教育,而是要经历“终生学习”的漫长过程的“大美育”。蔡元培早已看到“学校美育”的缺陷:“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然而,蔡元培就此论证的乃是“社会美育”的必要性。但是,这种考量现在看来太过于“空间化”了,其实更为重要的还有“时间性”的考量冯家妹 。
生活当中的每个人,究竟如何才能使“生活美育”贯彻终生呢?的确,每个学生都要离开学校,有的人还可能失去家庭,但是,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与“文化的人”。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文化也几乎是相伴于人的一生而存在的。所以说,“生活美育”之所以强调它是“终生教育”,就是因为,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由始至终的,审美作为生活的构成要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生活美育”由此必定是一种毕生的教育。
总而言之,生活美育是说,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造成成审美化的存在。“生活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而是“文化教育”,不再是园丁教育而是“自我教育”,不只是短期教育而是“终生教育”。21世纪的中国新美育观念与实践的建设,一方面要“告别启蒙范式”,另一方面要“回归生活世界”第十突击队。
“生活美育”的目标,就是对“生活艺术家们”的塑成,而人人都是艺术家则是其终极社会理想。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原载《美术》杂志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