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高昂的觉醒——读马勇晚晴四书之一《觉醒》-蓝白红电影艺术沙龙

读完马勇老师“晚清四书”的第一部《觉醒》,之前在北京曾经多次听马老师的演讲,有一些学术观点听他讲过,读这本书的感觉他是将自己多年以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在这四本书里面做了非常系统的梳。,在《觉醒》的一开始《我的学术起步》过程中也写了自己半生的经历,多少让我更为立体的了解了这位优秀的历史学家的经历,他居然能从煤矿工人起步,逐步走进学术领域,并且取得如此丰富的研究成果,令人敬佩。
《觉醒》作为这套系列的第一本,主要是围绕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的历史进行了详细梳理,其中写作的重点是居于庙堂之高的决策者的决策。可以说,中国近代史相当长时间并不是孙中山等革命者这些主流话语之外的力量为主,而由于历史的“进步性”的塑造,长久以来把各种力量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使得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局内人,特别是上层建筑里面的人的立场上判断局势以及他们当时的行为。这本书把焦点放大到这个上面。
中国近代史的核心问题是关于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但是这个如何建构现代国家的命题长久以来处于比较蒙昧的状态中,它的每一点认知和进步几乎都付出巨大的历史代价。我想起前不久读过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1940年的鸦片战争,一场战争失败后赔了钱、割了香港然后就完事了,整个天朝丝毫没有从战争中吸取任何的教训,以为用这种妥协求和的精神总算摆平了事情,即使是号称“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之称的林则徐,他后半生关注的焦点也在朝廷上面有没有他政治复出的机会,没有涉及到关于中西方大势,大清战败后的反省。一场没有吸取教训的挨打等于白挨打,这与日本在“黑船闯关”事件后迅速敏锐的意识到社会危机,开始接受了暂时的屈辱,转而愤发图强形成鲜明的对比灵希,中国长久以来在现代门槛外面搞不清楚自己的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895年的鸦片战争,是现代化几乎同时起步的中国与日本,历史上的师生进行了一场考试生存之民工,双方比赛自己现代化的成果看谁更厉害?最终的结果,中国以洋务派积累的那点“同治中兴”的本钱全部赔了进去,代价不可谓不沉重。我自己一直觉得对甲午战争这段历史非常熟悉,也读了许多著作,但是在马勇老师这本《觉醒》中还是有许多新的见解和史料让我感到受益匪浅。
首先这本书的开篇把视角不是简单的设定在中日之间,而是整个东亚秩序的重组,东北亚问题到今天也是世界国际政治上的焦点问题,其中牵涉到大国角逐的舞台也是朝鲜半岛。传统东北亚的秩序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宗藩体系”,这种体系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过来的,但是老朽的中华帝国根本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宗藩国家带上一种摆脱殖民地和民族危机的近代化之路,整个宗藩体系从中法越南战争,到清日在朝鲜的战争是全面的崩溃,这些昔日的附属国被新的殖民者瓜分,而后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被迫启动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导致的结果也是他们和中国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宗主国关系普遍的不好,一直到今天,中国几乎与周边所有国家在内都有各种各样涉及到领土、海域等方面的纠纷幻灵游侠,从历史深处也是有许多复杂的原因的。
以往评价中法越南战争一个观点觉得中国清政府窝囊的在于让法国“不胜而胜刺猬效应,中国不败而败”,但是从历史全局上考量,当时李鸿章也是有许多难处,他意识到了东北亚地区的威胁比南方的越南更为严重,因此希望尽早从越南问题上抽身出来集中解决中日在朝鲜问题上的争议,中国凭借自己“洋务运动”积累起来的自信和传统上对日本的轻视,一开始就坚持维护和朝鲜的宗藩体制。日本在既定的大陆政策上对朝鲜这块跳板志在必得丘索维金娜,下定了决心把朝鲜从中国的宗藩体制中分离出来,双反之间的战争有必然性,但是具体到执行层面,在外交、军事上甚至战争爆发的时机上则有很多不确定性,在这方面清政府起先使用的袁世凯是很好的维持住朝鲜局面的,也顶住了日本人方面的压力,但是最终一系列的失误与日本方面很好的把握住了机会,朝鲜问题最终成为中日全面战争的导火索。
从国际舆论上来看,甲午开战之初的中日实力对比,很多西方国家是看好中国的,谁也没有想到中国会败得这么惨,日本当初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必胜的把握,但是黄海海战之后,战局如此顺利也让日本方面看到了中国原来如此不堪一击,应该说整个日本对于要爆发的日清战争是有充分的准备的,长期的间谍侦察,国内动员、外交斡旋,经济储备都比清政府要充分得多纳维凯尔,而国内当时的朝野内部的分歧,守旧势力、洋务派、清流等等之间的纷争完全没有战略眼光,所以有人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以一人之力对抗日本一国,这话也不为过。
对于历史人物,不是一个简单脸谱化的评价,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之后大家对于李鸿章这个人物的许多评价更加客观,他自身的才华,人格魅力,能力,眼界在当时的中国都是第一流的,人物自身的局限性与国家实际的实力也是让他的发挥有限,人物有着难以摆脱历史本身的时代局限性公画眉鸟叫声。这本书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李鸿章在整个甲午前后的行为、思想、外交,特别是《马关条约》的谈判,应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去签署了一个卖国条约,而是忍辱负重的尽量去争取了一些利益衣尚网,甚至因为他的遇刺,把日本的一些要价筹码降低了下来,事后通过三国干涉还辽,把辽宁从日本这边赎回了辽东,某种意义来讲在军事上全面失败的背景下这个老人,晚清重臣也算是呕心沥血竭尽所能的虎口夺食了。中国人心理上老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我们人多,土地面积打,不一定要投降奉新天气预报,只是因为有奸臣卖国,内部不团结,这种认知实际上非常有限,对于国家来讲到底是及时止损,再图复兴更理性,还是不管不顾血战到底,那个更为理性有意义实际上不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如此庞大的族群面对现代化武装的外地到底能有多少胜算这个实际上没有亲自经历战争,在影视作品的刻画下这样想实在过于简单。
站在今人的角度上来讲,我觉得马勇老师这本《觉醒》让我看到了更为生动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谈判,这背后的谋略与技巧并不比战场上的运筹帷幄简单,甚至更为重要,即使现代的新闻里面也看不到如此生动的外交对话与谈判过招。
书中第五章集中介绍了“三国干涉还辽”,这部分的历史以往只是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事件,大清能守住自己祖坟所在的龙兴之地确实依赖列强的矛盾,同时中国也在还辽问题上再次被敲诈一笔,但不管怎么说总是拿回来了一块土地。台湾则无可奈何成为最大的牺牲品,当时的朝廷主张打的一大堆,什么“迁都再战”,问题就在于其实打仗也已经没什么本钱了,如何止损,何孟怀这也是没办法的剜肉之举,应该说台湾与日本复杂的殖民关系也是从当时形成的。
书中提到了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他的一些激进革命思想的形成,他代表那个时代提给清政府的问题是严峻的,清政府迟迟没有认清楚这种严重性,改良本来有机会优于革命带给中国和平转型的,最终所有的机会都被浪费掉,成就了孙文革命,要了大清的命。
孙中山、严复、康有为这三个人所代表的观点其实都是后甲午战争时代中国被刺激下不同程度的反映,严复在思想文化上对东西方文明的对比与思考更为深入,在我看来这种批判性的思考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没有逆转,这种经济富庶的背后是中国人那种义和团基因、民粹主义、民主主义的泛滥,仍然没有聚焦到现代建国这个远未完成的命题,中西方表象历史恩怨的背后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中国人的现代观念菊地亚美,从文化深层来看,严复的许多启蒙努力还没有完成冲突世界苏联进攻。
书中最后两章了讨论了维新思潮,应该说甲午的惨败让清朝上上下下确实认识到了变法维新的重要性,这个共识是有的萨弗隆战锤,不是单纯的康有为提出的方案,大的历史背景有这种氛围爆乳音头,问题就在于仔细看了各方面的维新方案,有突破,比如大清终于在修铁路问题上不像以前那样排斥了,认识到修铁路对战争调配兵力物资与经济发展的好处,但是改革始终没有触及到政治体制与文化的本质性问题,所以说这种代价高昂的觉醒,其反省程度本身也非常有限,远没有大梦先觉,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种彻底性的根本性的制度性变革,只是比起洋务运动以前有所进步。书中对慈溪、光绪皇帝在第一本书的分析还不够充分,相信主要的篇幅应该是留给第二本书《维新》里面具体介绍,当时社会的顶层觉醒都是如此之难草迷宫,何况广大的中国民间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育,更为漫长。
截止到今天,甲午风云过去122年之后双凤奇案,我再读这段历史之后,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感知有这种一种感受:第一,中国国力今天虽然增强,但是历史深处的屈辱感与创伤并没有抚平,那种排外的、历史报复的、自卑的感受依旧存在于民间社会猩球征服,这是新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温床,不知道对于未来还会孕育出什么;第二、中国今天对现代化的认知比之洋务派、维新派、立宪派等许多见解在技术层面吸收的多,但是在思想、文化、政治体制等方面甚至有很多不如,尽管有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对此早就有了认知但是远没有达成改革的共识,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讲,物质上的丰盈更显得这种改革似乎没有必要,因此中国的现代建国问题其实远还没有完成周幼琳。第三,中国现代的启蒙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其中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和看法更为重要,那种不断屈辱挨打的历史教育背后还要看到一代代中国人为建立一个什么样现代国家前赴后继的努力,他们所做出的探索、付出的代价应该有意识被好好吸取与总结,而这点还远远研究的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