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华山脚下的一个小小村庄马秀芝!竟出过父子尚书,以后还有美食一条街-浦江有趣事

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小村庄


对于浦江人来说,说得上的年代悠久、名声赫赫的古村,立马会想到郑宅江南第一家、嵩溪啊、上河啊。
奇怪的是,这个位于浦江仙华山脚下的方宅村,这个拥有近千年年历史的古村凤逆九天,却鲜为人知。

沿着车流不息的仙华路一路向前,到了浦仙路左转,经过戴宅村就到了方宅村,两村仅有一墙之隔我的心好冷。

方宅村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至今已经走过了九百九十多年的沧桑历史87式军服。
全村共319户1029人,这里几乎每天有热闹的市集温佩琪,主要以水晶产业为主,自农村新建设以来,方宅村加强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方宅村

能人辈出
据宗族谱册记载:古时,方氏出过六位进士,以及著名诗人方凤;近现代,更是出了方崇儒、方增先、方勇等15位能人大家。
方宅村中有一处古厅堂,系北宋兵部尚书扬远公在公元1114年所建,为方氏合族祖居恭亲王奕欣。明洪武十年四月,翰林学士宋濂亲书匾额“存雅堂”。

一代文人方凤

方凤(1241~1322),字韶卿,又字景山,号岩南。北宋初年,方凤之十一世祖景傅公因爱邻邑浦江山水之美,人文之盛,遂迁居仙华山下登高口村,后再迁至后郑村(今仙华街道方宅村)。

方凤出身于仕宦家庭,自幼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20岁后,方凤来到南宋都城临安,因才华横溢,当时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乐于与他结交。但由于“应进士举不第”伤河 李雨儿,方凤寓居舍人王斌家,为其二子授业解惑大妻晚成。南宋末年,在当朝丞相陈宜中的举荐下,方凤任广西容州文学一职,但不久南宋政权被元军所灭。37岁那年云话,方凤怀着一种悲愤与沉痛的心情回到故乡浦江。

方凤与方宅

去年,方宅村在实施污水管网工程中,竟意外地在地底下挖到了方凤的印章一枚,印章保存完好。发现印章的地方与“存雅堂”不到50米距离。根据村干部介绍,印章是在两米深的地底下掘出的。有文化界人士分析认为,掘出地应该就是当年方凤居住的地方。
方凤居住的房屋倒塌后,印章与泥土一起下沉。这也再度印证了方凤建“存雅书院”授徒讲学的说法。

据传,方凤在宋亡后绝意仕进,归隐家中,自号岩南老人,常出游名山大川,访问宋朝遗老,每过破军蹶将之处,俯仰徘徊而不能自已,亡国之痛,溢于言表邓长富。方凤与流寓浦江的诗人吴思齐、谢翱(福建长溪人,曾为文天祥咨事参军,天祥抗元被执遇害后,到浦江依方凤)相友善,吟咏唱和,以寄托故国之思;参与故宋遗民组成的月泉吟社,为评卷人,在当时文坛有相当影响。

明洪武十年四月,曹晓雯方凤的再传弟子、翰林学士宋濂为仙华方氏撰写谱序及方凤传赞,并亲书匾额“存雅堂”。
“存雅堂”记载千年沧桑

古朴的木刻窗雕、历经风雨的飞檐翘角、满脸风霜的防火土墙,记载着千百年来“存雅堂”经历的沧桑爱戴网。

“存雅堂”坐北朝南,建有堂楼三间,中庭一座,明厅三间女王纪,门廊三间欢聚宝。明厅前檐西侧建有方凤书院三间的士飙花。门廊前东南边有八字门楼一座,曾高悬明初朝廷所赐“世臣第”横匾一块,台门两边“宋朝父子尚书第,明世经论布政家”对联一副。
自宋、元、明、清以来,“存雅堂”频遭兵火之灾宫宝田,曾多次维修重建。民国后,“存雅书院”先后被改为“存雅国民小学”和仙华乡中心二校马兰谣伴奏。1990年,学校迁入新校舍,“存雅堂”则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

1999年7月,全体族人筹措资金,同心协力鸿蒙圣王,对面临倒塌的“存雅堂”进行第三次大修,当年农历十月竣工,使其重现昔日光彩。1999年10月,“存雅堂”被列为浦江县文物保护点;2017年12月,又被列入浦江县地名文化保护名录暗战心弦。
2016年4月反骨绯歌,“存雅堂”被列入县政府“百幢历史建筑保护项目”,依靠政府资金和浦江、桐庐、兰溪等地方氏族人的支持,顺利完成第四次修缮。
仙华美食街即将闪亮登场

不久的将来,当你来到方宅村和戴宅村,你会发现这里成了美食一条街。

2017年9月1日下午,浦江县“浙里仙味”美食街项目签约仪式在仙华街道隆重举行。方宅村位于仙华山景区脚下,离城区又不远,周边又有宝掌山居、文景园、檀宫等景点。

以后想吃麦饼、观音豆腐、豆腐皮、来头粿、清明粿、麻糍、牛清汤、火工、索粉面、一根面、手工面、葡萄、桃形李、草莓、琵琶等美食宋培伦,都可以来这美食一条街。刘在石新节目
来源:浦江新闻传媒、仙华发布
编辑:JJ
浦江有趣事广告联系:1885790572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