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亡之道:要么当寡头,要么消亡!-薛中行说股权我踏浪而来

市场竞争是如何惨烈,相信广大企业家了然于心。据调查,我国每年新增15万民营企业,同时有10万家民营企业消失,数据显示85%的民营企业在十年内死亡。这样的惨状,不仅是在中国。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民营企业也感觉到越来越困难。
企业要如何存活呢?要么拔得头筹坐上寡头的位置,要么在硝烟弥漫中消亡。
纵观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
行业中形成寡头是市场环境充分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必然结果。
19世纪60年代工业化过程开始至今,西方企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先后产生了六次大的并购浪潮,使得大部分行业形成了几家寡头企业垄断局面。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间,梁佩诗集中资源、做大企业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竞争激烈程度为主要目的横向并购成为这次并购浪潮的主导形式,大量的横向并购增大了企业规模和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秋葵汤。此次并购主要涉及了铁路、电力、煤炭、钢铁、石油等行业,约有40%的美国公司加入、3000个公司消失了,而随之产生的则是几十个控制各个行业的企业巨头,一些著名的大型公司,例如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孚公司等就是这次并购浪潮的产物梧州职业学院。
第二次并购浪潮始于1922年商业活动的上升时期,终结于1929年严重的经济衰退初期。以加工制造业与它的上下游企业宗向并购为主要特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协同效应。
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是寡头垄断、追求经济的规模效益、借助并购垄断与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供应以及运输与销售服务)。
第三次并购发生于二战后的整个50—60年代,在6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这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形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并购的动因主要在以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熨平企业收益的波动上大附中。在1968年经济衰退之前,美国200个大公司事实上控制了60%的国民经济,旨在发挥资本规模经济的多元并购成为第三次浪潮的特点。
第四次浪潮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985年达到高潮。这次并购浪潮相对稳定,主要以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为具体形式,并购规模较大。
大型并购频繁,跨国并购明显增加。以“垃圾债券”为代表的新型融资工具推动了这次战略驱动型资产重组汉唐归来,一批活跃在华尔街的金融专家是这次并购的主要推动者盘丝洞38号,并购的最终目的不是管理公司,而是在企业的买卖中获利。以买卖企业获利的融资并购成为第四次浪潮的表征。
第五次并购浪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截止于本世纪初。并购的规模空前巨大,并购成功率与融资能力高度相关。与第一次并购浪潮相仿,这次并购浪潮以加强核心业务能力的横向并购为主要形式,许多规模巨大的并购活动都发生在同行业内部,追求规模效应或优势互补快乐星球艾克,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会唐网,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例如安托万沃克,美国的飞机业巨头波音公司并购另一业内巨头麦道公司,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其资产总额高达500亿美元,占据了世界飞机市场份额的65%,一举压倒主要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公司。又如,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开创了一个新型的网络公司收购传统企业的先河。
第六次兼并浪潮开始于2003年末,并一直延续到现在,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的高现金余额以及低利率环境。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合并浪潮,近来75%的交易都以现金支付。这个时期发生的许多大宗交易都是因为相关企业期望通过合并来降低成本神仙进修班,从而提高盈利水平比肩运。
我国企业的三次并购浪潮
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极具活力的中小企业,但是,世易时移,三十年河东起风了主题曲,三十年河西。毫不夸张地说,目前中国三四千万家中小企业,很大一部分会在竞争中消亡殆尽林建名,陪伴着的是少数优秀企业逐渐成长为细分行业的寡头,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短暂的三十年现代企业发展历程魔殿屠龙,我国企业也经历了以下三次并购浪潮,由此带来了企业的巨大变革:
第一次并购始于1984年,以现代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并购。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全国有6966家企业被兼并,转移资产82. 25亿元,减少亏损企业4095家。这次并购浪潮有以下特点:政治色彩浓厚,并购活动均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进行清华投毒案,各地政府直接参与和干预企业购并活动;企业并购具有横向性质。
第二次并购浪潮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在中央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情况下耗儿鱼的做法,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双重压力下活跃起来的,1992年仅北京就有66家企业被兼并。这次并购活动发生在证券市场初具规模之时,有以下特点:企业并购的范围、规模进一步扩大,北京王铮大型合并和收购增加,强强合作增多;产权转让出现多样化,上市公司股权收购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绿茵继承者,境外企业参与国内企业并购开始初见端倪,但承担目标企业债务式的并购仍占到60%左右;并购范围突破了所有制和地区限制,开始向多种所有制、跨地区方向挺进;企业并购开始由以往的“政治任务”逐步转为以企业为主体,并开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从2002年至今,伴随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我国企业的不断成熟及加入WTO的巨大压力,第三次国内企业的并购浪潮也悄然兴起。出现了易趣与雅宝联姻,联想与赢时通结合,华润控股万科,小天鹅与科龙结成战略联盟,海信集团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合并,青岛海尔斥巨资收购海尔空调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份等事件。同前两次相比吴山酥油饼,这次并购有了明显的变化: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强强连手,是企业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并购的重点多是高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力图形成优势互补;并购过程基本是企业间的自由磋商,政府不再强制干预。
说到底,现在的市场不是你把产品做好,把品牌包装出来,有了资本就行,最主要的还是要重视“人”。把人调动起来,连接起来,让他们目标相同、战略绑定、利益相息,只要把握好“人”花心大坏蛋,企业就能所向披靡四叶铃兰。